2016年8月24日 星期三

行情基礎觀念中的基礎觀念

  在投資行情資料裡,不外乎就是一堆數字的跳動,如果有很多人想要買,那麼價格就會漸漸上漲(一直往上跳動),反之,很多人想賣,價格就會漸漸下跌(一直往下跳動),所以就會產生一大堆數字,另外,還有成交量,成交時間等等一堆數字,但是這麼多數字,恐怕只有"駭客任務"的救世主尼歐,或者是"美麗境界"的約翰奈許看得懂了。(看過電影的人應該能體會...)

  為了給人看,並試圖找出裡面的規則,因此引入了日本人發明的K線圖,以K線圖來解釋某一段時間裡,股票價格波動的狀況,除了K線圖外,還有很多投資大師,發明了一堆技術指標,如下圖所示。



  
  這麼多的技術指標,看起來很厲害,也很艱深,但都只是要解釋行情的意義,試圖找出裡面的規則,進而預測未來的行情是漲是跌(預測到就脫離丐幫了),所以,很多人投入研究,並且相信,在這些圖形中,與股票的未來行為息息相關。

  因此,投資大師經過N年的操盤,慢慢發現圖形之中,內藏了很多漲跟跌的規則(看圖說故事),經過驗證後,發現真的是如此,然後就變大師了....


...to be continued







 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